【关注】我国有一半以上人感染!口臭也与它有关!
明明每天早晚刷牙
怎么还是有口臭?
如果出现顽固性口臭
可能是它在作怪!
据世界胃肠组织(WGO)
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而我国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率高达 59%
也就是每5个人中
就有3个人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并且,研究发现
口臭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
明显高于非口臭人群

它是一种对生长环境非常苛刻的“革兰氏阴性菌”
常寄生在胃粘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长期生活于人体胃内的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

1.直接产生异味物质
幽门螺旋杆菌能分解尿素产生氨,而氨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从而引发口臭。
体外培养的幽门螺杆菌可以产生硫化氢和甲硫醇。目前已知引起口臭的主要物质是挥发性硫化物,而硫化氢和甲硫醇是其主要成分。
2.损害胃肠功能
感染幽门螺杆菌时,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及胃动力会受到损害,导致食物在胃肠中滞留时间过长,腐败分解产生有臭味的气体。
3.加重牙周病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和牙周病发病密切相关,并且幽门螺杆菌可加重牙周炎,间接导致口臭。

13C或14C尿素呼气实验。这是揪出幽门螺杆菌的“金标准”。
· 受试者需先口服13C或14C标记的尿素胶囊,然后收集服药前后呼出的气体。
· 检测呼出气体中同位素标记的CO₂,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1. 吃饭要分餐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2. 不要“对口”喂饭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不要用嘴去触碰婴儿奶嘴及各种食物。避免用嘴唇或舌头感知食物温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尝一口等习惯。
3. 养成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
4. 护好胃粘膜
少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5. 定期体检
建议成人每年去医院做一次C13或C14呼气试验。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建议全家人都去检测一下,再根据相应情况考虑是否治疗。
咨询科室:肿瘤、消化、血液内科
咨询电话:0831-3334286
撰稿:曹 芳 审稿:徐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