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肌肉酸疼、发热,不一定是感冒,有可能是布病

作者:院办 文章来源: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 点击数:3130 更新时间:2024-10-11
图片

患者张女士,近日莫名反复发热,持续9天,最高体温高达39.2℃,伴有咳嗽、腰部疼痛、右侧锁骨下方疼痛,自行服用感冒药仍不见好转,彻夜难眠的张女士来到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CT提示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提示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血培养报警,涂片染色镜下可见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形态似散在的细小沙粒样。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初步考虑疑似布鲁菌感染遂采集病人血样送市疾控进行确诊,经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 1:200,确诊布鲁菌病


图片

血培养染色油镜下观察


图片

转种巧克力平板,培养72h


01 什么是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乙类传染病。其致病原布鲁菌(Brucella)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该菌具有致敏性,进入机体,除诱发机体产生各种类型抗体外,还可刺激机体产生明显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布病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


02 布病的临床表现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多汗、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消瘦等,甚至并发心包炎、睾丸炎、脑炎、脊髓炎等并发症。

发热为急性布鲁氏菌病最典型的症状,体温多在午后及傍晚升高,多为波状热型。乏力几乎所有病例均有此症状。多汗为布鲁氏菌病的主要症状,一般晚上多汗,睡后出汗增多,可湿透衣被。

关节疼痛也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症状,急性期的疼痛程度与风湿相似,主要在大关节,特点为游走性疼痛,即疼痛发生的部位常发生变换,且十分剧烈。慢性期的关节疼痛一般只在某一部位如腰、骶、髂、肩、膝盖、脚踝等大关节,多侵及发展成脊柱炎,为持续性钝痛,可因过度劳动或气候变化而加重。


图片


03 布病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的动物及其产品,羊为最主要的传染源(正儿八经的“替罪羊”),其次为牛和猪。



04 布病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主要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带菌动物的组织(如胎盘或流产物等)、血液、尿液或乳汁等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的环境及物品感染;

2.消化道传播:食用含菌的生奶、水及未加工熟的肉制品等食物感染;

3.呼吸道传播:可通过吸入病菌污染环境中的气溶胶感染。


图片


05 如何预防布病?

农牧民、兽医、皮毛加工及屠宰工等职业人群,要做到:

1.不私自从布病高流行区引进病畜;

2.一旦牲畜出现死亡、流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3.工作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在接触牲畜时应戴工作服、口罩、胶鞋或胶靴、围裙、橡胶或乳胶手套等,不要赤手接触家畜,工作时应在上风向);

4.工作场所及时进行定期消毒等;

5.定期健康体检。


图片

★一般人群要注意:

图片

1.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

2.不购买、不食用未经检疫的畜肉;  

3.不喝未经消毒的生鲜奶;

4.不食用病死家畜肉;

5.饭前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肉;

6.加工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做到生熟分开。


图片



图片


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是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下属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包括6个专业组:临床检验、临床生化、临床微生物、临床免疫、临床分子生物学、输血与血库。现已开展检验技术项目200余项:如TPPA、TRUST、OGTT试验、HBV-DNA、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甲乙流病毒核酸监测、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乙肝五项、细菌培养鉴定等。科室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准确及时、严谨认真、优质服务、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可靠的检测报告。

有检测咨询及报告解读欢迎致电:0831-3334478


撰稿:任宴梅

编辑:曹   芳

审稿:徐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