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于未“燃”!医院安全知识要牢记!
夏季到来
气温节节攀升
用火、用电、用气也随之增加,
安全隐患也有所增加。
医院属于高风险火灾场所,
人流量较大、人员相对集中,
伤病患者较多,
一旦发生火灾,
极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因此,
医院的火灾防范尤为重要
这些消防安全指南
请收好↓↓↓
自觉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和觉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从内心真正地重视安全,促进医疗安全生产。 尽可能了解病区内空气断路器(俗称总闸)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或其它电气事故时,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 不能私拉私接电线、不能私自加装使用大功率或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器设备,如有需要,应向总务科提出申请,由专业电工现场勘查确认安装。 不要站在潮湿的地面上移动带电物体或用潮湿抹布擦拭带电的家用电器,以防触电。 微波炉使用需专人看护,忌用普通塑料容器,忌用金属器皿,忌用封闭容器,忌超时加热,忌油炸食品,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 如遇电器发生火灾,要先切断电源再抢救,切忌直接用水扑灭,以防触电。 珍惜电力资源,养成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当要长时间离开或不使用时,要确定切断电源(特别是电热器具)的情况下才能离开。杜绝“长明灯”情况。 •紧急疏散时必须保持冷静,优先协助病员,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天职。镇静、有序,避免拥挤,这样疏散效率更高。 疏散技巧快记好: •分楼层按顺序疏散(顺序:着火层→着火层以上楼层→着火层以下楼层)。 •疏散通道:各层楼道的楼梯口都设有明显的应急照明灯和安全出口标志。 •疏散方向:一般情况下,应按照楼道中“安全出口”灯所指示的方向进行单向疏散。楼内人员平时都应知晓自己所在位置及遭遇火灾时的疏散路线,了解自己所在楼的消防应急出口,对火灾发生做好准备。 •听从疏散引导人员的指挥。 •行动迅速而不慌乱。 •通过烟雾区域时须用湿毛巾(或湿衣服等)捂口鼻低姿行进。 •不可使用电梯。 •已疏散人员在楼外指定地点集合,未接到通知不得返回火灾现场。 当发生火灾时,迅速取下或提起灭火器,奔至燃烧点约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灭火器可启压把,另一手握住灭火器喷射软管前端,对准火焰根部,用力压下可启压把,由近而远、左右扫射,直至把火扑灭。 1.去掉铅封。 2.拔掉保险栓。 3.握住皮管,朝向火焰根部。 4.上下紧握手柄把手,左右移动喷射。 1.禁止吸烟。 2.不得超过额定人数和重量。 3.衣物被夹时迅速按“开门”按钮。 4.老幼病弱者需由人监护乘梯。 5.禁止强行开门。 6.禁止站立在楼层轿门之间。 7.在轿厢内禁止嘻戏、打闹、跳跃或倚靠轿门。 8.火灾、地震时禁止使用电梯。 (1)电梯不是封闭结构,没有窒息危险,保持冷静。 (2)利用轿厢内的报警电话系统或自带通讯工具按指示方式联系本单位值守人员或电梯维保单位。 (3)如遇通话装置无法联系,请拨打“110”,耐心等候专业人员救援。 (4)禁止强行开门,防止坠落。 1.禁止吸烟。 2.疏散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通道畅通。 3.给住院患者输氧时应注意氧气瓶的防火,输氧时,不得使用明火。 4.住院部严禁私自使用电炉、电暖气。 5.病人和家属禁止携带电饭煲、电炉等烹调和加热食品。 来源:宣传科网络综合整理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