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野生菌“试毒” 大赛开始了!
最近宜宾的天气高温多雨
受高温潮湿天气影响
毒蘑菇生长繁殖加快
纷纷又“冒头”了
口水不听话地从嘴角流了下来
小伙伴们口水管不住
但是大脑一定要控制住
野生蘑菇
不采!不买!不吃!
不然可能会是泪水从眼角流下来!
近日来,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已接收不同程度的“毒蘑菇”中毒病人,下面由小编介绍一下最近最常见的一种“大青褶伞”。 大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又称铅绿褶菇,个体较大,菌盖直径5-25厘米,最大可达30厘米,幼时半球形,成熟后平展成伞形,表面有暗褐色鳞片,此菇幼时白色,成熟后为青褐色。 菌褶幼时白色,成熟后变为青绿色 菌柄具戒指状菌环 大青褶伞是中国蘑菇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大青褶伞含有胃肠道刺激毒素,可引起胃肠炎型中毒表现,一般在误食后15分钟~3小时开始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患者可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呕吐、腹泻严重时,因电解质丢失、失衡可致肌肉痉挛,脱水严重可致全身循环功能障碍,因其极强的毒性还被人称为“ICU菇”。 大青褶伞在我国不同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分布,具体时间为3-12月份(惊蛰至大雪),集中出现在6-10月份(芒种至寒露)。大青褶伞习性为夏秋季群生或散生,喜于雨后在草坪、蕉林地上生长。成为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种类。 孩子家长们到郊外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我们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请勿在路边摊贩随便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购买。 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私自采摘的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者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柄、筷子等物品刺激喉部进行催吐,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同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救治。 3.让中毒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4.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 5.尽量保留中毒发生时食用的野生菌样品,使专业机构检测后供医疗人员救治参考。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采!不买!不吃!生命安全最重要! 撰稿:急诊科 李念霖 编辑:曹 芳 核稿:刘 杰 审稿:徐风万